教育经历:1979.9~1984.7 上海医科大学 本科 医学学士 1984.9~1987.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研究生 医学硕士 1989.9~1992.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研究生 医学博士 1991.9~1991.12 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院妇产科 访问学者 1995.2~1998.9 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 博士后 学术职务: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 《上海医学》副主编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全国五年制教材《妇产科学》副主编 创新专利:申请发明专利:1、《hrEGF修饰的载顺铂高分子纳米粒、制备及其应用》(专利号:201210181369.8) 2、《一种载TNP-470缓释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201210151288.3) 3、《hTERT免疫细胞化学试剂盒及其制备用多肽序列》(专利号:201210550400.0) 4、《P16免疫细胞化学试剂盒及其制备用多肽序列》 (专利号:201210442296.3) 5、、《靶向性顺铂纳米海藻酸钠脂质体》(专利号:201310504394.X) 获得荣誉:狄文教授曾在美国作为期三年的博士后研究,专攻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研究成果“维甲酸感应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获得1998年世界议会基金奖。由其领衔的仁济医院妇产科肿瘤小组近年来在妇科肿瘤的综合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肿瘤患者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手术后的化疗方案,使其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近五年承担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多项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累积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内容涉及妇科肿瘤的发病机理,肿瘤化疗的耐药机制及肿瘤治疗的新方法等。 有关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及其耐药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2009年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完成人)、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人)和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人)。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相关成果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完成人)、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五完成人)和2011年第十届上海医学科技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技术的研究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教学方面,狄文教授曾于2007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第三届上海市高校“名师奖”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奖”,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第12届优异教材特等奖,2011年获上海市优异教材二等奖。2008年入选上海市科委优异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2009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1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