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與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國家婦產(chǎn)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以及江南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fā)表了題為“Plasma Cell-Free DNA Concentration and Fragmentomes Predict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的研究論文,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84例宮頸癌患者的285份血漿游離DNA(cfDNA)樣本的濃度,并探討了新輔助化療(NACT)治療期間cfDNA片段組學特征的臨床意義。與有良好響應的患者相比,對NACT治療有不良響應的患者在初始治療周期后的cfDNA水平顯著升高。在初始血漿中觀察到具有不同NACT響應的患者之間cfDNA端位譜和啟動子覆蓋的不同特征。值得注意的是,DNASE1L3分析進一步證明了cfDNA特征與化療抵抗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此外,啟動子周圍的轉(zhuǎn)錄起始位點(TSS)覆蓋揭示了與化療抵抗相關的生物學過程的改變,并反映了預測化療響應潛力的價值。這些預測性生物標志物的研究成果可以優(yōu)化宮頸癌患者的治療選擇,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并有助于制定個性化的治療策略。
已經(jīng)證明,DNASE1L3在血漿cfDNA的降解和帶有C端的cfDNA的產(chǎn)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使用ELISA法測量了8例宮頸癌患者初始血漿中的DNASE1L3水平(如圖2a所示)。cfDNA分子的C端比例與DNASE1L3水平呈顯著正相關(Spearman r = 0.738, p = 0.046)。血漿中cfDNA的A/T/G片段頻率與DNASE1L3水平無顯著相關性。這一觀察結果證實了DNASE1L3在塑造人類cfDNA特征方面的作用。考慮到非響應者中以“C”開頭的模式有顯著下調(diào),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了DNASE1L3在宮頸癌中的表達及其對化療敏感性和腫瘤進展的影響。使用組織芯片(TMA)評估了DNASE1L3在腫瘤(n = 99)和正常(n = 17)宮頸組織中的表達及其預后意義(見實驗部分)。圖2b展示了腫瘤和正常宮頸組織中DNASE1L3表達的代表性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根據(jù)圖2c,腫瘤組織的DNASE1L3 IHC評分顯著低于正常組織(中位數(shù):2.0 vs 4.5,p值<0.0001),表明腫瘤組織中DNASE1L3表達水平顯著降低。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TCGA數(shù)據(jù)庫中306例宮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和22例正常宮頸組織的轉(zhuǎn)錄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與正常宮頸樣本相比,宮頸癌樣本中DNASE1L3表達同樣顯著降低,這表明DNASE1L3的失調(diào)可能在宮頸癌的發(fā)展和進展中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