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利用DNA甲基化改進女性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篩查是癌癥預防中成功的策略之一。與高HPV疫苗接種覆蓋率相結合,宮頸篩查的高普及率是全球終消除宮頸癌的必要組成部分?;诩毎麑W的宮頸篩查需要復雜的基礎設施、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和較短的篩查間隔。對致癌型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或68)的檢測作為一種客觀且不受檢驗者影響的技術,具有高敏感性和對宮頸上皮內瘤變長達十年的保護,這已導致國際指南推薦從以細胞學為基礎的篩查過渡到以HPV為基礎的篩查。
由于30歲以下女性中HPV的流行率增加導致HPV檢測的特異性較低,因此僅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HPV篩查。HPV篩查陽性結果需要進行細胞學分流,以便僅將HPV和細胞學陽性女性轉診進行陰道鏡檢查和活檢。例如,在美國,對主要致癌型HPV(HPV16和HPV18)陽性的女性會直接轉診進行陰道鏡檢查。目前,大多數(shù)HPV篩查測試至少能提供部分HPV基因型信息。越來越重視在篩查算法中利用HPV16、HPV18的相關信息,因為這些HPV病毒預示著更高的疾病進展風險。
細胞學檢查的敏感度有限且變化較大,已被觀察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它需要的設備和技術與HPV檢測不同,且不適用于自檢樣本。通過自我采樣檢測出HPV陽性的患者需要重新接受單獨的細胞學樣本檢測,這可能對參與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改進篩選HPV陽性女性的策略至關重要。
近日,歐洲轉化腫瘤預防和篩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using DNA methylation triage in a real-world populat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在真實世界人群中評估了基于DNA甲基化的WID-qCIN檢測結合HPV16/18基因分型對HPV陽性女性進行篩查的預測性能,研究結果支持了WID-qCIN/HPV16/18篩查作為HPV陽性婦女的改進的分診策略。
早在20年前,該團隊就展示了利用來自宮頸區(qū)域的非細胞學樣本進行宮頸癌(癌前)檢測的原理性策略。自那時以來,已開發(fā)并應用了幾種基于DNA甲基化(DNAme)的標記,主要應用于案例對照研究或少于1000名志愿者的小型隊列研究。
最近,該團隊開發(fā)了WID-qCIN檢測,評估了人類基因中的三個區(qū)域的DNA甲基化:DPP6、RALYL和GSX1。這些區(qū)域是從170例CIN3+病例和202例對照的85萬個CpG位點的全基因組篩查中選出的。對761例樣本進行了初步的試驗驗證,包括診斷和預測設置。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優(yōu)化了WID-qCIN檢測,并將其應用于來自瑞典首都地區(qū)28017名≥30歲女性(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參加篩查)的HPV陽性女性。研究團隊評估了WID-qCIN檢測與HPV16、HPV18分型相結合的預測性能,以比較其與細胞學檢查在對HPV陽性女性進行分診方面的效果。
具體來說,在對所有2377例HPV陽性樣本的分析中,WID-qCIN(采用預先定義的閾值)與HPV16和/或HPV18(HPV16/18)的組合檢測出了93.4%的宮頸上皮內瘤變3級和100%的侵襲性宮頸癌。WID-qCIN/HPV16/18組合預測了69.4%的突發(fā)宮頸上皮內瘤變2級或更嚴重情況,而基于細胞學預測的這一比例僅為18.2%。細胞學檢查或WID-qCIN/HPV16/18分層篩查在6年期間分別需要4.1和2.4次陰道鏡檢查能發(fā)現(xiàn)1例宮頸上皮內瘤變2級或更嚴重病變。
這些發(fā)現(xiàn)支持將WID-qCIN/HPV16/18作為一種改進的用于HPV陽性女性的篩查策略。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或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聯(lián)系郵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